原标题:在书画艺术之乡感受诗词的魅力——“书画传家·通渭诗会”活动侧记
八月的通渭县,绿意盎然,到处充溢着丹青翰墨的浓厚气息。
8月26日,“诗意甘肃·丝路长风三千里”系列活动“书画传家·通渭诗会”在通渭县南园体育场举行,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高雅别致的“文化盛宴”。
诗会以情景诵读《村小·生字课》开场,孩子们用纯真而饱含情感的语调,诵读着那些简单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生字。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,播撒在他们的心田。
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……”当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服装,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朗诵《少年中国说》时,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,声音洪亮而有力,仿佛在宣告着中国少年的壮志豪情。
随着诗会的进行,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。情景剧《千年绝唱——情思“两地数”书》、歌舞《陇上金秋》《甜甜的黄河水》、诗朗诵《通渭欢迎你》……观众们静静地聆听着,时而陷入沉思,时而微微点头,脸上洋溢着对诗歌的热爱与感动。每一次朗诵结束,现场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,那掌声是对表演者的最高赞誉。
与此同时,通渭的书画作品也在诗会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。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,展现了通渭作为“书画之乡”的深厚底蕴。老师和学生们或用笔墨勾勒出通渭的山水风光、人文风情,或挥毫泼墨,向观众展示自己精湛的书法艺术水平。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通渭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自古以来,通渭人民一直崇尚文明和书画艺术,形成了“人人爱书画,个个练书画,家家挂书画”的通渭现象,通渭更是被誉为“中国书画艺术之乡”“中国书法之乡”。近年来,通渭县打出了一系列书画文化产业“组合拳”,使书画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,让“书画名城·康养通渭”享誉全国,带动延伸集书画会展、创作、培训、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发展,全县年书画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,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通渭,正在因书画而改变。(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倩 文/图)